“賀蘭山東麓葡萄酒”,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系指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賀蘭山東.麓地區(qū)采用自產優(yōu)質葡萄釀造的葡萄酒,憑借獨特自然資源和悠久的釀酒傳統(tǒng)及現代化的經營方式、釀造技術,賀蘭山東麓地區(qū)生產的葡萄酒倍受好評,并吸引了中國國內和國外著名葡萄酒生產企業(yè)投資建廠或基地。該區(qū)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中國最佳釀酒葡萄和葡萄酒產區(qū)之一。.
賀蘭山東麓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差.大,有著發(fā)展葡萄種植的優(yōu)越條件。隋唐之時,園藝事業(yè)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還建成了許多新的果園。“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膾炙人口的唐詩名句,是對當時寧夏河套平原風光的真實寫照。而詩人貫休“赤落蒲桃葉,香微甘草花”的著名詩句,則是對唐代寧夏地區(qū)已經大量栽培葡萄的佐證。兩宋時期,寧夏河套平原是西夏少數族割據權的治經濟中心,園藝生產出現了“叢林果木皆增盛”的繁榮景象。西夏種植的葡萄,因品質猶佳,使者在出使宋朝時,“兼赍葡萄遺州郡,”作為贈送路過州郡員的禮品 圖3 賀蘭山公司葡萄酒釀造設備
.,葡萄種植業(yè)有了顯著的發(fā)展。元朝建立后,對果酒的巨大需求,促進了的葡萄種植業(yè)與葡萄酒生產的發(fā)展。元代詩人馬祖常在其“靈州”一詩中,寫下了“葡萄憐美酒,苜蓿趁田居”的著名詩句,寧夏河套平原葡萄釀酒業(yè)也取得了新的進展。明清時,當地種植的葡萄品種“有綠色、紫色兩種,大如白棗,皮薄多汁,食味極甜爽鮮美,南方所無著。球旁或生細蔓,上結小葡萄,如豆大,味更絕佳。”國初,當地又培育出了新的種植品種,其中“鎖鎖葡萄,大如紐扣,皮薄無子,食之蜜甜,堪制葡萄干,尤稱特產。此外有名豬奶頭著,形似豬乳,以肉豐味甘見稱,亦為優(yōu)良品種”。
賀蘭山東麓地區(qū)位于東經105°45′39″-106°27′35″,北緯37°43′00″-39°0 .5′3″之間,地處世界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位于中帶干旱氣候區(qū),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系沖積扇三級階梯,成土母巖以沖積物為主,地形起伏較小、較平坦、溝壑小而淺、土壤侵蝕度輕,土壤為淡灰鈣土,土質多為沙壤土,有些土壤含有礫石,土層深40-100cm,pH值<8.5 。該地區(qū)葡萄轉色期在8月初-8月下旬,晝夜差大(10-15℃),葡萄的糖份可以充分積累。同時葡萄的酚類物質含量也比較高。寧夏賀蘭山東麓光能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晝夜差大,全年日照時數在2851~3106h,年平均≥10℃,有效積1534.9℃,7~9月有效積961.6℃。年降水量為193.4mm,在8~9月葡萄漿果成熟期間,降雨量更少,葡萄采收前一個月的雨量與葡萄酒的質量呈負相關,但該地區(qū)有便利的灌溉條件。
2011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產地范圍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平羅縣崇崗鄉(xiāng)、下廟鄉(xiāng)、前進農場;賀蘭縣金山鄉(xiāng)、暖泉農場;銀川市西夏區(qū)鎮(zhèn)北堡鎮(zhèn)、新涇鎮(zhèn),南梁農場、賀蘭山農牧場、農墾科研所、平吉堡奶牛場;銀川市金鳳區(qū)興源鄉(xiāng);永寧縣望遠鎮(zhèn)、勝利鄉(xiāng)、增崗鄉(xiāng)、李俊鎮(zhèn)、銀川林場、黃羊灘農場、玉泉營農場;青銅峽市干城子鄉(xiāng)、立新鎮(zhèn)、大壩鎮(zhèn)、廣武鄉(xiāng)、樹新林場、連湖農場分場;中寧縣渠口農場、白馬鄉(xiāng);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紅寺堡鎮(zhèn)、大河鄉(xiāng)、南傳鄉(xiāng)30個鄉(xiāng)鎮(zhèn)、農場、林場、科研所現轄行政區(qū)域。.
專用標志使用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