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習慣了,沒有幾個人愿重回農村種地了,那么農村荒蕪的土地怎么辦?
導讀:打工習慣了,沒有幾個人愿重回農村種地了,那么農村荒蕪的土地怎么辦? 現在農村好多田地都荒廢了,能不能拿來免費種植?
1,送給其他人耕種,等不再習慣時收回再種。
2,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土地經營權。
3,主動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交回村集體,重新分配。
4,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款和程序予以收歸集體。
打工不是習慣和不習慣,只是想生活好一點而已。農民如果不打工回到農村種地,除去化肥,種子,工價,是養(yǎng)不了家的。
現在農村好多田地都荒廢了,能不能拿來免費種植?
謝邀請:不知朋友是不是農民,如果是農民,大該不能說這種話,因為農民都明白、要想種別人的地,也需要跟人家商量一下,人家讓你種才行,如果人家不讓你種也不犯法,所以你提這種問題是無理的違命提!希望你自己去問問農民吧。
我認為題主的想法有些簡單,你只看到土地荒廢,看不到土地承包戶內心的無奈,一旦有人去種就會有人出面了,你若不信試試。我是農民出生最理解農民的心思,有些農村出現的田地大面積荒廢是由于年輕人種地收入低,靠種地養(yǎng)家致富無望,老年人由于力不從心出于無奈而放棄的,但土地仍然是農民的長遠依賴,種地也永遠是農民的職業(yè);農村土地已依法確權發(fā)證,并且注冊享受政府補貼,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土地“三權分置”、經營權的流轉已寫進《土地管理法》條款,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都受法律保護,在未經土地所以權方和承包戶的同意,遵照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辦理規(guī)范的土地流轉程序,任何辦法都不好使,私自開發(fā)種植尚屬違法行為,流轉價的高低根據地質條件和互相協商而定,免費種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對于有意開發(fā)耕種者來說,無非是流轉價最理想的時候,根據創(chuàng)業(yè)者的經驗,抓住了先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果你有了種植荒廢土地成熟的想法和預案,走依法的正規(guī)程序,與人與己都有益的事情,心動不如行動,幻想不如依法。
Hash:e95e4ce49c36e51ff51f4b12dd85b55ae8ab6bb0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