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 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圖
導讀: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 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圖 1. 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圖 2. 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圖片 3. 牟平旅游景點大全介紹 4. 牟平游玩地點 5. 牟平旅游攻略必去景點 6. 牟平旅游十個景點 7. 牟平景點大全排名 8. 山東煙臺牟平旅游景點大全 9. 牟平風景名勝區(qū)
1. 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圖
養(yǎng)馬島旅游度假區(qū)
昔日秦皇牧馬今日度假天堂養(yǎng)馬島地處煙臺市牟平區(qū)北部,是一個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長形島嶼,島上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個開放式的旅游風景區(qū)。
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地處煙臺東南50公里。方圓百里,峰巒綿延,林深谷幽,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遍布文物古跡,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fā)祥地,素有“海上仙山之祖”美譽。
煙臺茶文化體驗園
以北方高緯度生態(tài)茶區(qū)的優(yōu)質茶葉資源為基礎,充分發(fā)揮昆崳山道家茶文化的歷史性,以“感悟茶文化、體會茶境界”為主題,精心打造特色茶文化妙品。
2. 牟平區(qū)旅游景點簡介圖片
牟平區(qū)屬于煙臺市。
牟平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地處青煙威核心區(qū),北接東三省,東連日韓,距煙臺機場、煙臺火車站、煙臺港、牟平站均在1小時車程之內。境域跨北緯37°04′~37°30′,東經(jīng)121°09′~121°56′之間。北濱黃海,東鄰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文登市,西接煙臺市萊山區(qū)、福山區(qū),南與西南分別與乳山、海陽、棲霞三市交界。全區(qū)總面積1511平方公里,占煙臺市區(qū)總面積50%以上。西依煙臺大學城和煙臺高新區(qū),東接威海大學城和威海高新區(qū),具有共享煙威兩個教育高地和兩個科技高地的優(yōu)勢,人力資豐富
3. 牟平旅游景點大全介紹
姜高琦烈士墓及血衣亭,集賢關及烈士陵舊址、中共懷寧中心縣委舊址、柏子山抗日根據(jù)地舊址、陳獨秀陵園、陳獨秀故居遺址、陳家破屋舊址、陳獨秀演講處舊址、辛亥革命徐錫麟起義遺址及徐錫麟就義紀念園、熊成基馬炮營起義會議舊址、鄧石如墓、熊范二烈士專祠、吳樾及皖江九烈士墓遺址
4. 牟平游玩地點
4月9一10日線上開放,24小時。
“櫻花節(jié)”也成為新的煙臺旅游名片。龍湖與城市共進的理念,讓本屬于社區(qū)的櫻花林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間,讓“仙氣”煙臺再添一份浪漫氣息。
櫻花林連接的北中國海公園,則是龍湖為煙臺打造的另一個旅游目的地,這個約30萬平方米的公園,匯集了約2.5萬方夢幻沙灘,約1.2萬方海星樂園,還包含約2000平的薰衣草花海、紫薇湖、紅頂禮堂、四季花廳、葡萄山谷……以一片海岸為錨點,龍湖借助強大的景觀能力,將灘涂變成知名度假勝地。2021年1月,北中國海公園在龍湖的精心打造下被授予國家AAA旅游景區(qū)稱號。
5. 牟平旅游攻略必去景點
東八區(qū)的先生們的取景拍攝地主要在山東煙臺,具體分別有,蓬萊閣(三仙山·八仙過海)旅游區(qū),蓬萊歐樂堡夢幻世界,養(yǎng)馬島旅游度假區(qū),煙臺市長島旅游景區(qū),煙臺龍口南山大佛景區(qū),煙臺金沙灘海濱公園,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棲霞太虛宮景區(qū),煙臺萊山區(qū)海昌漁人碼頭旅游景區(qū),山東牟平區(qū)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6. 牟平旅游十個景點
作為在青島生活了十年的外地人,也會經(jīng)常開車去煙臺 威海游玩,說實話,這兩個地方個人感覺要比青島好玩一些,不管是風景還是人文,尤其是作為沿海城市,消費還不是很高,很適合休息度假。整理了一下自己跟身邊朋友經(jīng)常去的景點,也包括了威海一些
1:蓬萊閣
蓬萊閣風景區(qū),位于山東省蓬萊市區(qū)西北的丹崖山上,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面積1萬8千5百平方米。蓬萊閣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 ,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蓬萊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由蓬萊閣、天后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及其附屬建筑組成規(guī)模宏大的古 建筑群,是煙臺古建筑的代表。蓬萊閣古風古韻,文化一脈相承,是煙臺自然人文景觀的典范,也是煙臺重要的城市名片
2:養(yǎng)馬島
養(yǎng)馬島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牟平區(qū)寧海鎮(zhèn)以北9公里處,面積13.52平方公里。養(yǎng)馬島又稱象島,因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養(yǎng)馬而得名,又以其秀麗的山海和宜人的氣候,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島內有賽馬場、海水浴場等多處景點及40多處專用和公共療養(yǎng)接待設施,是一處融體育、娛樂與海濱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勝地
3:昆崳山
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境內,膠東半島東端,面積48平方公里,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方圓百里,峰巒綿延,林深谷幽,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遍布文物古跡。
4:煙臺金沙灘旅游度假區(qū)
是國家AAAA級旅游度假區(qū)。它位于煙臺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因 10多公里長的沙灘金黃細軟,而得名金沙灘。這里灘長、坡緩、沙細、水平,是良好的海水浴場等
5:煙臺山
景區(qū)不大,跟青島信號山類似,位于山東煙臺市區(qū)北端,海拔53米,是煙臺的標志和象征。煙臺山三面環(huán)海,是煙臺這座城市歷史重要發(fā)祥地,煙臺市名也由此而來。站在煙臺山上,可盡覽煙臺市全貌、俯瞰海景。
6:長島
需要坐船上去,也可以把車一起帶過去。長島又稱廟島群島,位于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地處黃海與渤海的交匯處,是出入北京天津的海上門戶,南與蓬萊相距7公里,北與遼寧省的旅順相距42公里,東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長島由32座島嶼組成,島陸面積5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6公里,其中10個島嶼有固定居民,人口5萬人。長島榮獲了國家海洋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首批中國旅游強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中國避暑勝地等十七處國字號的金名片
7:山東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展示面積5.98萬平方米,在這里匯集了北極熊、北極狐、白鯨、海象、企鵝、海豚、海獅、海豹等世界各地近百種的海洋生物,全部場館由熱帶雨林館、極地動物館、鯨魚灣、海底世界、水母館、水下劇場(美人魚表演、水下芭蕾)、海龜館、鯊魚館、海豹島、海洋科普館、4D動感影院、海洋劇場(海豚海獅表演)等組成,是目前亞洲知名的海洋館之一。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是全國海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救護網(wǎng)絡成員單位、山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被中國海洋協(xié)會授予“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威海的景區(qū)主要是沿著濱海大道一圈,主要有 劉公島 成山頭 西霞口野生動物園 海驢島 威海國際海水浴場 那香海等,也可以開車沿著濱海大道,吹著海風,邊走邊玩,沿途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風景,個人更推薦威海
7. 牟平景點大全排名
煙臺的旅游景點有好多,海水浴場,海底大世界,蓬萊海底世界,長島漁家樂,牟平養(yǎng)馬島…好多好多景點,首先給大家推薦的是海邊,可以從煙臺山醫(yī)院開始沿著海邊轉,經(jīng)過步行街,到達第一海水浴場,現(xiàn)在正值暑假,可以順便洗海澡到水里游泳,然后到月亮灣,很多情侶的結婚照都會到這里取景,再走一段距離,遇上退朝可以在海邊趕海,有小螃蟹,蛤,蟶子等,海邊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希望朋友們來煙臺游玩吧。
8. 山東煙臺牟平旅游景點大全
煙臺旅游資源豐富。這里依山傍海,自然資源獨特,有多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及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qū)等。這里歷史悠久,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新石器時代? ??白石村遺址,有近代開埠最早的煙臺山領事館基地遺址、人間仙境——蓬萊閣、海上仙山長島、萊州云峰山魏碑刻石等名勝古跡。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1998年煙臺成為首批54座"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牟氏莊園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間,是中國北方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典型特征的封建地主莊園。主要景觀有東忠來、西忠來、南忠來、日新堂、牟墨林故居、酒房、庫房、藥鋪、茶館等。共分三組,括六院,占地20000平方米,廳堂樓廂480多間,各獨力院分別由大門、客廳、群房、樓房等構成多進院落,吸收了中國北方民俗建筑的優(yōu)秀成果,是最典型的民俗旅游點。煙臺山公園位于市區(qū)北端,三面環(huán)海,亦名為"海洋島",岡巒兀立,林木蔥蘢,清秀幽雅。最高海拔43米,總面積11.6公頃。明洪武(三十一年,1938年),為防倭寇侵擾,在此修建狼煙墩臺,又稱烽火臺。煙臺由此而得名。1862年煙臺開埠后,英、法、日、美等16個國家曾相繼在此建造領事館、教堂和郵局。清末在墩臺筑航海燈塔,沿用至今,解放后山上又增建革命烈士紀念塔.山陰半腰有巨石橫臥,其型如船,下有石頭墊擱,俗稱"石船".上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王積熙七言律詩題刻,石船背面刻"造化奇觀"楷書大字.主要景點有狼煙墩臺、燈塔、燕臺石、石船、惹浪亭、觀海樓和原各國領事館舊址。毓璜頂公園又名小蓬萊,坐落在芝罘區(qū)中心南部的毓璜頂上,是保留較完整的元代古建筑群。因為山頂有坐玉皇廟,又稱玉皇頂.最高海拔72米,總面積8、9公頃。主要建筑有小蓬萊坊、玉皇廟和玉皇閣三部分,松柏掩映,殿閣儼然,清秀淡雅,風姿絕俗,可俯瞰市區(qū),可眺望大海,置身其間猶如入蓬萊仙境。西炮臺公園位于市區(qū)西北部的通伸崗上,最高海拔106米,總面積10.7公頃,因山上建有與東炮臺相對峙的海防炮臺,故稱西炮臺。西炮臺由圍墻、大小炮臺、演兵場、地下指揮所、彈藥庫等組成。塔山游樂園坐落于市區(qū)東南的塔山懷抱之中,林木蔥蘢,景色宜人。主要景觀有競技館、國防教育館、太平庵、太平晨鐘、龍王殿、觀音峰、三和塔、熱帶雨林館、鱷魚館、園林景觀等。第一海水浴場坐落于市中心東海岸,全長1070米,沙灘面積6公頃沙細灘平,設有沖水設施,可容納30000人同時活動,陸地有海濱廣場,海上有芝罘島、崆峒島作屏障,為天然優(yōu)良海水浴場。煙臺市博物館原為福建會館,又稱天后行宮,由福建船商捐資1884年始建,1906年竣工。會館結構典雅,雕飾精美,具有閩南建筑的獨特風格。由山門、大殿、后殿、戲樓和東西廊廡五部分組成有。棟枋梁柱之間的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木石雕刻巧奪天工,匠心獨具,具有極高的藝術性?,F(xiàn)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是由南洋富商張弼士先生于1892年在煙臺投資創(chuàng)辦,清朝重臣李鴻章簽發(fā)執(zhí)照。1912年孫中山先生為張裕公司親筆題贈"品重醴泉"。1915年張裕公司的白蘭地、紅葡萄、雷司令、瓊瑤漿榮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優(yōu)等獎狀。1987年國際葡萄、葡萄酒局命名為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百年地下大酒窖和酒文化展廳,展示了中國民族釀酒工業(yè)的百年輝煌歷史。芝罘島橫亙于市區(qū)北部海面上,又稱芝罘山,主峰高298米總面積10平方公里。三面環(huán)海,南面連陸,是我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主要旅游資源有天然形成的月牙灣、婆婆石、石門春波;有經(jīng)海風、海浪多年侵襲形成的海蝕礁、 海蝕洞;有陽主廟、射魚臺。島北崖壁陡峭,怪石嶙峋,島南山坡平緩,林木蔥蘢。傳說秦始皇東巡三次登臨芝罘島,留下千古遺跡。養(yǎng)馬島又稱象島,位于牟平區(qū)寧海鎮(zhèn)以北海面上,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四面環(huán)海,丘陵起伏,山海秀麗,氣候宜人,相傳秦始皇東巡曾在此養(yǎng)馬,因而得名。養(yǎng)馬島旅游資源豐富,海灘、岸礁、山林獨具特色,島上建有賽馬場、西游記宮、海底洞天、錦繡城、海水浴場和旅游休閑度假服務設施。蓬萊閣坐落于蓬萊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與彌陀寺、龍王殿、子孫殿、天后宮、三清殿、呂祖殿等構成古建筑群。丹崖拔海而起,通體赭紅,蓬萊閣與浩茫的碧海相映,時有云霧繚繞,傳說八仙過海的故事就出自于此。主要景觀有"仙閣凌空"、"海市蜃樓"、"獅洞煙云"、"漁梁歌釣"、"日出扶桑"、"晚潮新月"、"萬里澄波"、"萬斛珠璣"、"銅井金波"、"漏天滴潤"等十大勝景。蓬萊水城位于蓬萊市區(qū)西北丹崖山東側。宋朝在此建刀魚寨,明朝在刀魚寨的基礎上修筑水城,總面積27萬平方米,南寬北窄,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負山控海,形勢險峻,設有水門、防浪堤、平浪臺、碼頭、燈塔、城墻、敵臺、炮臺、護城河等海港建筑和防御性建筑,是國內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民族英雄戚繼光曾在此訓練水軍,抗擊倭寇,蓬萊水城由此而揚名海內外。登州古市水城舊為登州古港,歷代商賈云集,市場繁盛。小海東岸的小街南端立古牌坊,坊額書"登州古市"。坊柱楹聯(lián)為"供饗十洲三島客,歡迎五湖四海人",東側18504平方米仿古建筑辟為旅游購物一條街,分別設有旅游餐館、購物商店、水城魚行等。屺坶島位于龍口市西北海面上,南西北三面環(huán)海,東面連陸,島形縱短橫闊,北高南低。島上景觀有徐福廣場、胡大海廣場、將軍石、黃魚臺、青魚臺等。另有沙灘浴場、水上游樂園。蓬萊極地海洋世界蓬萊海洋極地世界,是亞洲最大的海洋世界,總投資4.6億元,展示面積5.28萬平方米,這里匯集了北極熊、白鯨、海豚、海獅、海豹等世界各地近千種海洋生物,擁有世界最大的圓柱缸、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國內最大的海龜館、鯊魚館,以及極地動物館、海底世界、水下劇場、海豹館、科普館、海豚海獅表演館等多個場館。八仙渡??诎讼啥珊?谖挥诤K鰱|側海中,西與蓬萊遙遙相望,是根據(jù)八仙過海神話傳說填海造地新建的景區(qū),造地面積3.3萬平方米,空中俯視形似丫腰葫蘆。南部外墻設計為游龍起伏脊,龍首位于正門兩側,墻體內側嵌有甲子神、日游神、夜游神及生肖圖案等漢白玉浮雕70余方。
9. 牟平風景名勝區(qū)
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道觀也是人們避開嘈雜的城市,返璞歸真,修身養(yǎng)性的地方,在中國有二十個有名的道觀。
1.鹿邑太清宮
鹿邑太清宮位于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集,據(jù)說為老子的誕生地。據(jù)史志記載,東漢延熹八年(西元165年),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管霸前來創(chuàng)建,始名老子廟。唐祖武德三年(西元620年),李淵為了便于對天下的統(tǒng)治,抬高自己家族地位,就聽從吉善行的建議,認老子為祖宗,派人在漢老子廟的基礎上予以擴建,規(guī)模如京城王宮,做為皇室家廟。
鹿邑太清宮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極宮”、“太清樓”,改廟名為“玄元廟”。到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冊封老子母為“先天太后”,在漢李母廟的基礎上,擴建成洞霄宮,位置在太清宮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時,太清宮又有增建,規(guī)? ??達到鼎盛,占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宮內建筑排列有序,瓊樓玉宇,金碧輝煌。 太清宮稱前宮,洞霄宮稱后宮。前宮祀老子,后宮祀李母。兩宮中隔一河,河上有橋。河名“金水”,橋稱“會仙”。唐開元年間,玄宗皇帝又親朝太清宮,為老子上尊號“大圣祖高上金闕天皇大帝”,改廟名為太清宮,又親手為五千言《道德經(jīng)》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宮。該碑至今猶存,和太清宮及其所余歷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01年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駐五百軍士鎮(zhèn)守太清宮。
2.終南山樓觀臺
終南山樓觀臺號稱'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跡,位于西安市周至縣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風景幽美,依山帶水,茂林修竹,綠蔭蔽天,古籍贊美它:'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 樓觀臺既有周秦遺跡、漢唐古跡,又有山青水綠的自然風光:古跡主要有老子說經(jīng)臺、尹喜觀星樓、秦始皇清廟、漢武帝望仙宮、大秦寺塔以及煉丹爐、呂祖洞、上善池等60余處;自然風光以森林見長,這里山嶺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體,是人們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終南山樓觀臺
3.龍虎山天師府
天師府位于貴溪上清鎮(zhèn),臨清溪,為歷代張?zhí)鞄熎鹁又?,原建于龍虎山腳下。北靠西華山,門臨滬溪河,面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筑輝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被歷史上門許多皇帝賜號“宰相家”“天真人府”,尊為道教祖庭。
龍虎山天師府
4.青城山常道觀
據(jù)文獻記載,天師洞原址為黃帝祠,東漢時張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為天師道的創(chuàng)始人,故稱天師洞。隋大業(yè)年間(605-618年),改名延慶觀。唐朝時改稱常道觀。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常道觀一度被佛教占用,改為寺廟,唐玄宗手敕,令歸還道士,觀中現(xiàn)存有唐玄宗手詔碑。宋時曾稱昭慶觀,現(xiàn)仍延用唐名,俗稱天師洞。
天師洞現(xiàn)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一1722年)中葉,由住持陳清覺主持修建。1980年以來,青城山道教,青城山常道觀協(xié)會又籌資對天師殿、三清殿、黃帝殿、上茅庵及山門、道舍、齋堂等進行了全面維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剎煥然一新;為青城山水增色。常道觀的整個建筑群占地面積72加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5749平方米。整個宮觀依山勢分布在白云溪與海棠溪之間的山坪上,莊嚴的殿堂與曲折環(huán)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落,把殿宇樓閣連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巖,群山拱揖,浮嵐翠,真是“干崖迤邐藏幽勝,萬樹凝煙罩峰奇?!睂m殿金碧輝的建筑與自然山水交相映襯,分外幽雅。
青城山常道觀
5.北京白云觀
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叢林制宮觀之一。位于北京。始建于唐,名天長觀。金世宗時,引大加擴建,更名十方大天長觀,是當時北方道教的最大叢林,并藏有《大金玄都寶藏》。金末毀于火災,后又重建為太極殿。
丘處機赴雪山應成吉思汗聘,回京后居太極宮,元太祖因其道號長春子,詔改太極殿為長春宮。及丘處機羽化,弟子尹志平等在長春宮東側購建下院,即今白云觀,并于觀中構筑處順堂,安厝邱處機靈柩。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龍門派祖師,白云觀以此稱龍門派祖庭。今存觀宇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有彩繪牌樓、山門、靈官殿、 玉皇殿 、老律堂、 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等。1957年成立的中國? ?教協(xié)會會址就設在白云觀。道教全真第一叢林——北京白云觀位于北京西便門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道教協(xié)會、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國性道教組織、院校和研究機構先后設在這里。白云觀也是“文革”中北京很少沒被破壞的寺廟之一。
北京白云觀
6.成都青羊宮
青羊宮,川西第一道觀,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漢昭烈廟),西望杜甫草堂,東鄰二仙庵。相傳宮觀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據(jù)考證,三國之際取名“青羊觀”。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觀”,在唐僖宗時又改“觀”為“宮”。五代時改稱“青羊觀”,宋代又復名為“青羊宮”,直至今日。
宮內保藏有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所刻《道藏輯要》經(jīng)版,共一萬三千余塊,皆以梨木雕成,每塊雙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跡工整,為當今我國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極為珍貴的道教歷史文物。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五日既是青羊宮傳統(tǒng)的廟會日,又是青羊宮歷史悠久的“花會”日,屆時宮內香煙繚繞,磬聲悠悠,人如潮涌,宮外各種名花異卉爭奇斗妍,流香溢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成都青羊宮
7.成都鶴鳴山
鶴鳴山為中國道教發(fā)源地,屬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縣城西北12公里的鶴鳴鄉(xiāng)三豐村,屬岷山山脈,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約 30公里),南鄰峨眉山(約120公里),西接霧中山(約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約 70公里。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而得名,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
鶴鳴山又稱“鵠鳴山”,系邛崍山脈東麓青城山區(qū)的南側支峰,與道教著名勝地青城山天師洞相距僅三十公里。這里山勢雄偉、林木繁茂,雙澗環(huán)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景區(qū)內松柏成林,蒼翠欲滴,山澗溪流,泠然有聲,是著名風景旅游區(qū)和避暑勝地。
成都鶴鳴山
8.泰山岱廟
岱廟,坐落于山東省泰安市區(qū)北,泰山的南麓,俗稱“東岳廟”。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岱廟城堞高筑,廟貌巍峨,宮闕重疊,氣象萬千。岱廟創(chuàng)建于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貺殿等,更見規(guī)模。其建筑風格采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環(huán)1500余米,廟內各類古建筑有150余間。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古建筑群。
泰山岱廟
9.嵩山中岳廟
中岳廟即指嵩山中岳廟,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它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huán)抱,布局謹嚴,規(guī)模宏偉,紅墻黃瓦,金碧輝煌??偯娣e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規(guī)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此為華夏文明圣地。
嵩山中岳廟
10.天津天后宮
天后宮位于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于元代。由于當時海運漕糧,漕船海難不斷發(fā)生,而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是轉入內河裝卸漕糧的碼頭,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宮(當時叫天妃宮),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碼頭附近,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員在出?;蜾罴Z到達時,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沒錢的也來求財,沒兒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災。這是古人無法克服海洋、江河險難而求助神靈的消極表現(xiàn),也反映了苦 難民眾的古樸文化心態(tài)。一個天后便凝聚和撫慰著眾人心。
天津天后宮
11.芮城永樂宮
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芮城縣城北3公里的龍泉村東側。永樂宮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這個規(guī)格宏大的道教宮殿式建筑群。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風格,粗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筑,顯得較為簡潔、明朗。幾個殿以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特別是宮殿內部的墻壁上,布滿了精心繪制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shù)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來到山西,自然不能放過去永樂宮欣賞元代壁畫的機會。
芮城永樂宮
12.解州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被譽為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解州關帝廟位于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鎮(zhèn)西關。北靠銀湖(鹽池),面對中條山,景色秀麗。解州東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原籍,故解州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創(chuàng)建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時曾擴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毀于火,經(jīng)十余年始修復。現(xiàn)廟坐北向南,總面積1.8萬多平方米,內外古柏蒼翠,百花爭艷。
解州關帝廟
13.沈陽太清宮
開壇傳戒是太清宮的一大特征,據(jù)《太清宮叢林歷史法略》載,自清代道光三年(1823)由孫抱一方丈開始于宮傳戒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受戒弟子多達2000余人?,F(xiàn)為中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和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遼寧省道教協(xié)會與沈陽市道教協(xié)會所在地。
沈陽太清宮
15.蘇州玄妙觀
千年古觀玄妙觀座落在蘇州古城中心,始建于西晉咸寧二年,據(jù)說這里曾是吳王闔閭的故宮,歷經(jīng)千年興衰,公元一九九九年,玄妙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復整治。
玄妙觀和觀前街相得益彰,也正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道教文化,眾多的文物古跡, 成為蘇州著名旅游景點 。
蘇州玄妙觀
16.武漢長春觀
長春觀位于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是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為歷代道教活動場所。稱“江南一大福地”。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chuàng)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chuàng)始人丘處機。丘處機,(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勸德。始稱“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
17.武當山太和宮
道教著名宮觀。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內的武當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門外。建于明代永樂十四年 (1416),時有殿堂道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間;現(xiàn)僅存正殿、朝拜殿、鐘鼓樓、銅殿等。正殿額題“大岳太和宮”,殿內僅存真武大帝銅鑄像及四大元帥、水火二將、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門兩側各置銅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蒼龍嶺雷壇設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陸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鐘鼓樓,鐘樓內懸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所鑄造銅鐘一口;殿前一巖,形如寶蓮,故名“小蓮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當山之題詩碑刻,巖頂崇臺之上置有銅殿一座,其高2.9米,寬2.7米,深2.6米,鑄造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原在天柱峰巔,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移置于此,故名“轉運殿”、“轉展殿”。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經(jīng)堂。該宮整個建筑處于孤峰峻嶺之上,殿字樓堂依山傍巖,結構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巒迭嶂,起伏連綿,煙樹云海,氣象萬千。是武當山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
武當山太和宮
18.昆明太和宮
在云南省昆明市城東15里處的鳴鳳山(又稱鸚鵡山)。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云南巡撫陳用賓命人仿湖北武當山太和宮內的銅殿式樣鑄造“金殿”供奉真武神像,又于殿外筑磚墻、城樓,宮門環(huán)護,故成太和宮。光緒《云南通志》載:咸豐八年(1858)毀于兵燹;次年紳士黃琮、褚光昌等重鑄真武像;同治、光緒年間有續(xù)修。宮外有三天門,喻三清天;山腳至一天門有七十二級臺階。喻七十二地煞;一天門內有三十六級臺階,喻三十六天罡。宮內有欞星門、金殿、雷神殿、鐘樓等建筑。鐘樓內懸14噸重銅鐘一座,鑄于永樂二十一年(1423),高2.1米,口周長6.7米,聲傳四十里。雷神殿(現(xiàn)為陳列室)內有相傳是真武大帝“伏魔制怪”的七星寶劍及平西王吳三桂使用過的銅制大刀,又有馬、趙、溫、岳四元帥及風、雨、雷、電四神并龜蛇二將塑像。
19.西安八仙宮
位于陜西西安東郊的萬壽八仙宮是道教全真派十方叢林,傳說八仙宮為唐時呂洞賓早期遇漢鐘離”一枕黃粱”點破千秋迷夢而感悟成道之處。北宋時期在唐興慶宮局部遺址初建了八仙庵。元、明、清各代屢次 翻修。公元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到西安避難,曾頒發(fā)1000兩白銀,命八仙宮道長李宗陽修建牌坊,并賜名“敕建萬壽八仙宮”,“八仙宮”之名由此而來。懸于庵前門領之上。新中國建立后,當?shù)卣當?shù)次撥款整修。
西安八仙宮
20.三清宮道觀
三清宮初建于清朝康熙年間,重修于二十世紀90年代,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四川達州火峰山唯一的一座道教宮觀。三清宮因前殿供奉道教三位尊神——清微天玉清境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居中位,手執(zhí)混元珠,象征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混沌狀態(tài)時的無極);禹余天上清境靈寶天尊(又稱天寶君,居元始天尊左側位,手執(zhí)如意之象,或半黑半白的“陰陽鏡”,象征剛從無極狀態(tài)中衍生出來的“太極”);大赤天太清境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居元始天尊右側位,手執(zhí)羽扇,象征由太極分化出的天地或陰陽“兩儀”),故名。三清宮秉承達州三教合一的文化傳統(tǒng),兼修并蓄儒釋道三教精華,以弘道利生為己任,推廣道教文化,提倡道教養(yǎng)身,天人合一,自然和諧。三清宮是火峰山人文景觀的集萃地,位于火峰山海拔596.6米的主峰,宮殿依山勢而建,高度適中,視野開闊,斜坡舒緩、山崖陡峭、青松蒼翠,環(huán)境宜人,景色秀麗,山腳有可泛小舟垂釣的湖泊,只有游覽三清宮,才能發(fā)現(xiàn)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宮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Hash:4cb396ccb3bebbf97f68a5d29a078e71dc579d59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