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銀重現(xiàn)?四川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7月4日下午,由廣東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眉山市人民政府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眉山市彭山區(qū)文物保護管理所協(xié)辦的“沉銀重現(xiàn)——四川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展覽重點展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的“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fā)掘成果,是廣東省博物館2019年度國內文物交流的大展之一,也是粵博繼2018年成功推出“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之后粵川兩地文博交流的又一重頭文物展覽。
此次展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沉銀之謎”,講述“江口沉銀”從傳說到實證的歷程。
第二部分“江口沉銀”分為大西政權、金銀充庫、江口鏖戰(zhàn),展示明中晚期及大西政權建立前后的歷史。
第三部分“水下考古”,分為新嘗試——圍堰考古、新方法——科技考古和公眾考古,主要展示遺址發(fā)掘過程以及考古中使用的新方法、新技術。
“沉銀重現(xiàn)——四川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共展出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相關文物421件,以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出水文物為主,另外納入了當?shù)卦诠こ淌┕r采集的文物,此外“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的4件國家一級文物也將亮相本展覽。展品主要以金銀器為主,另有少許銅、鐵、木等其他質地文物。
江口鎮(zhèn)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府河在此匯入岷江。清代文獻曾有記載,此處為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沉銀之處,當?shù)匾恢币詠硪灿性S多關于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在過去的300多年里,“江口沉銀”始終不曾被淡忘。
2015年底,來自國內多家文博機構的專家聚集在彭山,經(jīng)過多番調研與討論,基本確定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即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qū)域之一。經(jīng)過一系列科學勘探后,2017年初,“江口沉銀遺址”開始了正式的考古發(fā)掘工作,大量金銀文物陸陸續(xù)續(xù)重現(xiàn)于世,“西王賞功幣”“大順通寶錢”等文物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此處為江口沉銀的中心區(qū)域。
流傳了數(shù)百年的沉銀傳說得以證實,沉銀重現(xiàn)于世。“江口沉銀遺址”(即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也因此獲得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目前,“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通過2017、2018年兩度發(fā)掘,共出水文物42000余件,該遺址的發(fā)掘創(chuàng)了三項“第一”,即國內第一次內水圍堰考古;國內第一次考古發(fā)掘直接與民間傳說相印證的最高級別沉寶遺址發(fā)掘;國內第一次發(fā)現(xiàn)張獻忠冊封妃嬪金冊。
為配合展覽,廣東省博物館將通過《愛粵讀》小報、微信導覽、專家講座等進行內容拓展,還將制作全景虛擬展廳,觀眾通過手機掃碼便能觀賞展覽及重點文物。另外,展覽期間,廣東省博物館將陸續(xù)推出“沉銀躍金——古錢幣修復體驗”“刻古銘新——橡皮章雕刻”“尋夢還‘銀’記:沉銀重現(xiàn)特展互動戲劇與藝術創(chuàng)作工作坊”等教育活動,深化展覽內容,加深觀眾理解。
展覽位于廣東省博物館三層書畫廳,展至2019年11月3日。
【重點文物展品】
1、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
“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
此金印是“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的國家一級文物。印面文字為九疊篆陽文:“永昌大元帥印”,印臺上陰刻“永昌大元帥印,癸未年仲冬吉日造”。該金印鑄造于1643年(明崇禎十三年)農歷十一月,是張獻忠沉船文物中的核心文物,對考證沉船文物性質極為關鍵。
2、冊封金冊
大西政權(1644-1646年)
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出水
這是張獻忠冊封嬪妃的金冊,正面陰刻楷書“思媚用冊為修容。朕德次嬪嬙,匪由愛授,螽羽和集,內教以光,欽哉”26字。“修容”為古代“九嬪”之一,此為冊封“修容”金冊第二頁。
3、冊封金冊
大西大順二年(1645年)
2011年眉山市彭山區(qū)文物保護管理所征集
這是張獻忠冊封后宮的金冊,形制與明代冊封金冊相似。金冊正面陰刻楷書“維大西大順二年歲在乙酉五月朔日壬午,皇帝制曰:朕監(jiān)于成典,中官九御”30字,背面素面無字。此為大西政權建立后宮制度的物證。
4、武岡州“都水司正銀”一百兩銀錠
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
“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
此銀錠是“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的國家一級文物。銀錠內鏨刻銘文“征完萬歷二十七年分都水司正銀壹百兩正,萬歷二十七年四月□日武岡州知州應楠,史何添繼,銀匠王文青”。明代存世銀錠多為五十兩形制,一百兩官銀極為罕見。
5、長沙府“歲供王府”五十兩金錠
明天啟元年(1621年)
“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
此金錠是“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的國家一級文物。金錠內底鏨刻銘文”長沙府天啟元年分歲供王府足金伍拾兩正,吏楊旭,匠趙”。這是長沙府上供藩王府的歲供黃金,為已知明代金錠中的最大錠型,存世稀少。1643年8月,張獻忠攻克長沙,可能是從吉王府中得到此金錠。
6、“西王賞功”金幣
大西政權(1644-1646年)
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出水
“西王賞功”幣鑄造于張獻忠占據(jù)四川之后,有金、銀、銅三種材質,用于獎勵有功部將,并非流通貨幣。存世極罕見,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出水了金質和銀質兩種“西王賞功”幣,而且數(shù)量巨大。
7、冊封榮王世子朱翊鉁金冊(上冊)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5?1彭山區(qū)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
金冊正面陰刻楷書“維嘉靖四十五年歲次丙寅四月壬戌朔二一日壬午,皇帝制曰:朕維親王之子長者立為世子,此太祖高皇帝之制也。朕袛承天位,率由舊章榮王第一子翊”。這是冊封第四代榮王朱翊鉁為世子的金冊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于2017年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發(fā)掘出水。
8、雙流縣五十兩銀錠
大西政權(1644-1646年)
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出水
此銀錠內底鏨刻銘文“西朝雙流縣,艮(銀)匠黃楊”。雙流縣明代屬四川布政使司轄成都府,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此銀錠為大西政權征收的田賦折銀。
商務合作、轉載事宜請在后臺留言
Hash:b763d3d8cc6215ce3c5f2a840bbaa1ff1b230d99
聲明:此文由 020藝術觀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