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和吳昌碩、沈衛(wèi)的忘年交
中國的古人似乎特別鐘情于“三”這個數字,因此三也被賦予了很多特殊的意義。與禮數結合,便有了三讓三揖的禮節(jié);與生活結合,便有了“酒過三巡”的說法。
如果與特定意義的地名結合,則會衍生出許多有意思的地理名詞,比如我們熟知的“三秦、三晉”。甚至形容關系好,我們都會稱之為“鐵三角”。
接下來的這幾期推文我們將圍繞一位從三秦大地走出的叱咤風云的人物,以他和民國藝林文苑的諸多大家、名家的交往為線索,每期三位,來窺探民國文人雅士、學者名流之間的密切往來。
上海北山西路一所普通的石庫門房子,是吳昌碩人生中最后14年生活的地方,在這里友朋往來不斷,我們的老朋友于右任也是這里的常客。
他們飲酒閑聊,賦詩揮毫,談詩說藝,暢敘情誼,或許這短暫的歡愉是他們在當時最向往的生活狀態(tài)。
忘年之交彌足珍貴
于右任像
于右任(1879-1964)先生不僅是我們熟知的近代書法巨擘、當代草圣,更是政壇大咖、愛國詩人、元老記者,在藝壇、政界都有著廣泛的交游。
吳昌碩像
吳昌碩先生(1844-1927)是中國近代書畫、篆刻的一代宗師,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對中國近現(xiàn)代藝術史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書法巨擘和繪畫宗師在藝術上的諸多往來也一度被傳為佳話。很多事已隨時間消逝,我們無從得知,但是通過歷史的碎片我們或許能夠探得一二,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他們的作品、理解那個時代的風骨。
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先生生前,所使用之印章幾乎全都出自于名家、大家之手,其中,早期多為吳昌碩所刻。包括他常用的“半哭半笑樓”、“鴛鴦七志齋”、“于世守世”、“關中于氏”印及姓章名章多種,俱為吳昌碩精心杰作。然而 “于世守世”“關中于氏”等多枚印章均在抗戰(zhàn)爆發(fā)后,遺失于戰(zhàn)亂之中。后不曾復見,甚是遺憾!
至晚年離別大陸時,于右任的姓章又遺,僅存“右任”名章一枚,此后他就再不另治別印而長期專用此章了。這枚印章,于右任使用了近40年,最后連字跡都有些模糊了,有人建議于右任更換印章。于右任說:
“我比吳昌碩先生小38歲,可以說是兩代人,是忘年交。我求吳先生刻斯印時,先生已久不持刀,且臥病在床;但吳先生表示,于右任先生的印章一定要刻。所以,我用這紐印,更是為了紀念吳昌碩先生。”
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2011年7月16日,西泠印社春拍現(xiàn)場,一件于右任《題菩薩像拓片》甫一亮相,就引起巨大轟動。這件作品為于右任為吳昌碩八十大壽所獻的賀禮,上有于右任兩段題跋,讀來令人酣暢淋漓,拍案叫絕,也為菩薩像增色不少,同時很好地反映了兩位近代書法大師的至深交情。
一段是“至人安吉老,作者盡云仍。來世應為佛,前身定是僧。精神吞大宙,文藝貫全能。鄭趙莫相擬,聲聞真未曾。缶老八旬大慶敬獻以詩,并求誨政。”
另外一段則是“維中華民國十二年國慶節(jié),為吳昌碩先生八十壽辰敬造菩薩像一區(qū),愿國以永寧,人道皇顯,至哲乘真,長湌化年,眷屬內外,悉延康豫,一切群生,普同斯慶”。
這件作品起拍價60萬元,最后獲價362.25萬元,高出估價六倍,可以說是一件相當物有所值的作品,也是迄今為止拓片題跋類作品的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無獨有偶,還有一件于右任先生于1917年所作的《題贈吳昌碩昭陵六駿之什伐赤拓片》,估價在180萬—280萬元,最后以350.75萬元的高價成交。此拓片亦為于右任贈予吳昌碩,并有民國六年所題長詩一首,此時昭陵六駿被盜剛過三年,于右任睹物生情,遂在此拓片上作長詩表達其憤恨之心。
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1927年吳昌碩逝世,于右任撰聯(lián)痛挽:“詩書畫而外,復作印人,絕藝飛行全世界;元明清以來,及至民國,風流占盡百名家。”于右任對吳昌碩這位長者的篤厚情誼,即此可見一斑。
亦師亦友亦知己
吳昌碩墓門前石柱上有一副對聯(lián):“其人為金石名家,沈酣到三代鼎彝,兩京碑碣;此地傍玉潛故宅,環(huán)抱有幾重山色,十里梅花。” 這副對聯(lián)的作者便是于右任青年時代的老師、陜西學政沈衛(wèi),沈衛(wèi)同時也是吳昌碩的摯交好友。
沈衛(wèi)(1862-1945),字友霍,號淇泉,晚號兼巢老人,亦署紅豆館主,系沈鈞儒十一叔。浙江嘉興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任甘肅主考、陜西學政。善詩文、書法,晚年居滬鬻書,名播江南,被推為翰苑巨擘。
吳昌碩38歲時曾特為沈衛(wèi)刻得“就里沈衛(wèi)”和“淇泉偶得”二印,用刀渾脫輕松,布局穩(wěn)中求變,留紅似不經意而極精意,從“沈”“衛(wèi)”“泉”“得”等字法中可見其良苦用心。1900年,沈衛(wèi)即將從蘇州啟程赴任陜西學政任,吳昌碩致與顧麟士合請飯局,反映二人的親密關系。
1899年,沈衛(wèi)繼陜西督學,極重于右任之才,時值旱災,籌辦粥廠,特從宏道書院調于右任主持其事,粥廠結束后,沈衛(wèi)繼送于右任入陜西中學堂。這也是于右任從研究學問轉向作社會服務工作的開始。
于右任由這個時候開始萌發(fā)了服務社會之志,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抱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的精神貫穿了他的一生。而沈衛(wèi)亦為帖學書法名家,在書法方面也對于右任產生了不少影響。
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1903年震旦開學一年多之后,因法國教會勢力干預學校教務,篡奪校政,以于右任為首的絕大部分同學憤然退學,重新籌辦復學事宜,此時沈衛(wèi)適好在滬,于右任熱情相邀,請他參與復校事。
一個好的老師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于右任的這兩位亦師亦友的忘年交對他在從藝和做人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你的成長中有沒有哪位印象深刻的老師或者朋友對你產生過較大影響,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西安市徳風堂畫廊以“傳承弘揚、誠信求真”為宗旨。長期購、銷近現(xiàn)代書畫名家作品。當代名家、名人字畫訂制(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鑒定字畫。
Hash:4a218174d32058cd7ef05faf8c4abcedb6510f81
聲明:此文由 德風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